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千千小说网 www.qqwx.org,最快更新中国脊梁最新章节!

但是,不知道这本书是不是家族的长老们所说的那本。

    只是,在当时,那本书也已经接近失传了,据说只有族长手里有一本,还秘不示人。所以,这本书到底长得啥样子,很多人都没见过。况且,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更没几个人去关注这些“文化遗产”了。

    那时候还小,在野外的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就盼着早些回去,根本没注意族长们在说些啥。对自己的祖先渊源,也是感觉八竿子打不着,更是听不进去。

    听到族长念叨完一尊坟头的祖先名讳,孩子们就用冻得像小红萝卜一样的手指,笨拙地从小包袱或袋子里取出几张草纸来,抖抖索索地集中在坟头下面背风的地方点着了。大家四面八方地围着坟头在雪地跪下,起起伏伏地胡乱磕个头,立即转到另外的次祖先的坟头上去烧草纸。

    祭奠完祖坟,大队人马就开始分成几大支系,到距离自己最近的祖先的坟头上去烧。这些坟头已经不在祖茔那里了,四外分散着。慢慢地,人群越分越散、越来越少,一拨一拨地在雪野里各自去祭祖了。

    有时候没注意,到自己祖先的坟头上时,小布包里的草纸已经所剩无几。

    叔叔们就骂:“以后上坟时,在祖坟上少烧点。祖坟上祭奠的人多,少烧点也没人注意,祖先也不会怪你。要多留点,到爷爷奶奶的坟上烧。不然,爷爷奶奶就会托梦骂你的。”每当叔叔们这样说,就感到脊背上发凉,连头发都竖起来了,以后类似的错误也就不会再犯。

    过年这几天,很多长辈或族长还都在堂屋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张很大的“宗堂”。厚厚的白纸上,是无数的黑格子,从上到下像金字塔一样地写满了很多名字。从始祖开始,到下面的各世祖,在上面一目了然。

    悬挂宗堂的目的,一是让列祖列宗在过年时也来接受子孙后代的膜拜,二是让子子孙孙记住列祖列宗的名讳,也算是一种家族传承吧。

    我们家没有这样的宗堂,但爸爸却有一本厚厚的家谱。那些年,这些家谱和宗堂也算是“违禁品”,平时大家都会藏着掖着的,只有过年这几天才会拿出来悬挂或者翻看。

    在那些破四旧的年代,虽然很多民间的东西和古董都被收缴、焚烧了。但每个人都有祖宗,即便村里的“领导们”也要祭祖,所以这些东西也就在运动的洗劫和激荡中,在“领导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多少保留下来一点。只是,过完年,这些东西立马又被长者们收藏到炕洞或者旮旯里,直到下一年的时候才会“现身”几天。

    关于家谱,每间隔一些年,族长们也会悄悄召集大家修改下,拟定下面子孙起名的“辈分”。那时候,几乎每家都藏有一本家谱,这也是没有数典忘宗的证明。我还记得,在我出生前后的几年,正好族长们重新拟定了下面十个辈份的字号,依次是“绍、之、令、兴、恒……”

    那时候,只要懂事的孩子,都要能背诵这十个辈分的排名,不然,哪个长辈都可以得而“弹”之:只要背诵不出来,都可以屈指在这个孩子头上“乓”地弹一记。哪怕愚笨点的孩子,被弹得次数多了,也能张口就来。

    本来,我是在“绍”字辈,应该叫“张绍什么”,但不知道爸爸为什么没有在“绍”字辈里给我起名字。以至于若干年后,在给祖先上坟祭拜时,有位叔叔还拿这说事。当时,年少的我还狠狠顶撞了那位叔叔一顿。

    按照族长们的意思,只要下面的孩子按照辈分起名,不管以后这个家族发展到多大,下面的子孙分布到哪里,只要一说起辈分,就马上知道是不是一个族系了。就像曲阜的孔老二,因为辈分严谨,所以下面的子孙从来不会乱了辈分,所以也有了“天下孔家是一家”的说法。

    顶撞了那位叔叔后,仔细想一想,其实他也是在维护家族的利益。所以,后来等我有了孩子后,还是在“之”字辈里给孩子取了名字。

    说来也怪,在实行联产承包后,我们那个生产队里的人出去的很多,甚至是一家家的人搬迁到了城市里工作和生活,在省外工作的也不少,家里就剩下些老弱残疾。但每年的大年初二,大家都会回来祭祖,也借机热闹一番。

    有时候,即便大年初一回不去,我初二凌晨都会开车回去,在村外祭祖的雪地里等着大队人马过来,然后一起踏着积雪去祭祖。

    若干年后,每年大年初二的早上,村口仍会响起连绵的鞭炮声,只是这鞭炮声越来越绵密,祭祖的人群也越来越庞大。远离了故乡的我,已经有些年没有出现在祭祖的人群中了。但每年的这天,我都会用水酒一杯,遥祭我那长眠在故乡的祖先们。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