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千千小说网 www.qqwx.org,最快更新中国脊梁最新章节!

头顶在瓷缸上,钻杆后面有个钉子,锔锅人拿出一个小酒盅扣在钉子上,拉动缠在钻杆上的弓子,钻头就会在瓷缸上打下去一个浅浅的小孔。因为有酒盅扣在钉子上,所以不管钻头怎么转动,都伤不到锔锅人的手。后来,有的锔锅人就在钉子的部位砸上一个轴承,这样就取代了那个小酒盅,打起孔来也更精确。

    锔锅人在瓷缸上只打一个浅洞就停止,之后再打其他的洞。等全部的洞打完了,就从破包里倒出一堆大大小小的锔子来,找到比较大的锔子,轻轻用锤头将锔子的两端钉入打好的小洞里。这样,一口到处钉满了锔子的水缸,就可以继续使用了。

    那时候,像锔锅的人,在农村里已经算是能工巧匠。就连大大小小的面缸子、饭碗,都能用小锔子锔在一起,为社员们节省了不少钱。农村人饭量大,基本上用不到小碗,都是捧着小盆一样的大海碗吃饭。很多大海碗也都用了很多年,算是祖辈传下来的,碗身上也布满了颜色斑驳的锔子。

    吃地瓜秧子的时候,几乎每次等我取碗回来时,都已经是最后一个,蒸笼上要么剩下一点,要不就只能从粘在蒸笼笼布上抠点剩下的粑粑。

    最划算的,就是家里有几个大小子的,每人捧着一个大海碗,狼吞虎咽地吃完了;趁早还可以再盛一些,才慢悠悠地端着回家。那时候,一家几个大小子,就是吃窝头一顿也要吃半筐子啊!这一顿“忆苦思甜”饭,就节省了家里的半筐子窝头,还能不划算!

    于是,便有人时不时地问老队长:“咱们啥时候再吃‘忆苦思甜’饭啊?”老队长就笑骂:“队里就是天天蒸‘忆苦思甜’饭,也填不饱你家那几头狼崽子啊!地瓜秧子有的是,你们自己干活时采一点,回来蒸着吃。这不算偷队上的东西,总行了吧。”

    那人便嘟囔:“地瓜秧子要掺着白面才好吃,谁家有白面蒸这个吃啊!”队长指着那人的脑门骂:“生产队的仓库里就那点白面,你就别惦记了!”

    但说归说,但凡是需要传达上级精神,要“忆苦思甜”的时候,社员们就哼哼唧唧地嚷着:“开啥会啊,还是直接吃饭吧。”在一片白眼和哈欠声中,被大家磨得没办法时,老队长只好“法外开恩”,再召集大家吃一顿“忆苦思甜”饭,顺便“传达”点上级的精神。

    但满院子乱哄哄端着碗的社员,基本上就惦记着蒸笼上的东西,对老队长说的啥都没咋注意过。

    印象里,小的时候在生产队里还是吃过很多次这样的“忆苦思甜”饭。有时候实在吃不下去窝头,妈妈也会专门蒸一点地瓜秧子吃。吃的时候还会多少放一点老棉油,那味道就绝了。

    等过了节气,地瓜秧子老了,就吃不成了。等地瓜要成熟的时候,那些地瓜秧子逐渐枯萎,生产队里也要采集回来,晒干了当大牲口的“口粮”。而且,牲口还非常喜欢吃地瓜秧子,这样就节省了不少饲料。

    就因为小的时候经常吃地瓜秧子,所以,直到若干年后,还改不了这个“恶习”。

    无数年后,在中国西南的边陲城市——建水,曾经待过一段时间。住的地方是建水的郊区,一个叫大麦溪的地方,房子后面就是一片的地瓜田。我对地瓜不感兴趣,但老是盯着那片绿油油的地瓜秧子打算盘。

    后来,终于有一天忍不住了,趁着午后没人的时候,跳出墙去,到地瓜地里采了一抱子地瓜秧回来,好好地蒸了一次地瓜秧子吃。当地人看见惊呼:“张师,这个咋能吃啊?”我一边狂吞,一边含糊着说:“云南的很多瓜菜藤蔓都能吃,地瓜蔓咋就不能吃啊!”

    从那之后,终于再没机会吃到地瓜秧了。在建水吃的那次的地瓜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忆苦思甜”饭啊!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