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不愉快事件发生了,也就是情绪的触发点。在经历了A之后,你会得到一个结果C,即你的焦虑不安。
这看起来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不是吗?我因为经历了不愉快的事情,所以产生了过度的焦虑。
事实上,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点——B。在经历了事件A之后,我们在心里进行了加工,对事态加以理解,最终才酝酿出C这个焦虑情绪。
也就是说,引起C的源头确实是A,但追根究底,却是源自你的认知模式B。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经历了同样的事情后,人们会有不同的反应,因为每个人在心里对这件事的理解和加工是不同的。
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结合之前说的没有“必须”,那么在任何情况下,你都完全可以换一种思维方式。
所以,为什么不马上就换一种思维方式呢?
比如,马上要考试了,你又开始焦虑不安:“万一考不好怎么办?监考老师会不会故意找我的碴?考试当天会不会肚子疼?我是不是并不是块读书的料?是不是放弃学习比较好?我的人生是不是完了?”
此时,你可以换一种想法:“这次考试我会尽力,虽然我不能保证结果,但是考得不好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我依旧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自己。或者就算我在读书上没有天赋,我在其他方面也有自己的特长,我依旧可以过得很好。”
显然,换一种思维方式你就可以得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情绪。
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学会了理性思考。如果你的思维又兜转回到原地,那么你要马上转移注意力,让自己放松,同时进行这样理性的思考。
那么,最后你要做的,就是找到问题的合理解决方式。比如,担心考试考不好,经过理性思考后,可以接受好或不好的结局,不过这不能避免你要参加考试这件事情的发生。现在,你已经拥有良好的心态,可以去寻找好的复习方法,并且不顾结果地投入进去。最后的考试成绩就是给你的努力的回报——不管是什么样的成绩,都是你全身心努力的结果。如果最终结果并不满意,要对自己说:“没人规定一定要成功,但我确实努力过。”
【生存法则】
5种心理效应帮你摆脱焦虑
1.成败效应
成败效应来自教育学家的实验。他们设置一些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们自己挑选并作答。在观察解答过程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成功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便不愿意解决另一个相似的问题,而会继续增加难度进行挑战;而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在经过努力依旧失败后,却往往不会屡败屡战,而是会变得态度消极、垂头丧气,甚至对学习产生厌恶感。
因此,成败效应就是:在经过努力获得成功之后,人会获得激励而继续向前,这是成功效应;而在努力后依旧失败的情况下,人则容易感到极大的失望,这就是失败效应。
成败效应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制定一个努力后能够达到的适当的目标,然后努力去获得成功,成功后在成就感的驱使下,就可以获得足够的前进动力,不断进行挑战。
对于泛虑症患者来说,战胜自己无所不在的焦虑是很困难的事。因此,可以从一些小的方面着手,给自己制定一些小的控制焦虑的目标,并且努力去达成。一旦获得成功,患者就会获得巨大的信心,然后会给自己提出一些新的目标。渐渐地,患者将在控制焦虑、战胜焦虑上获得很大的进步。
2.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来源于一则寓言。在一个冬天里,有两只刺猬觉得很冷,于是,它们决定靠在一起相互取暖。它们靠得很近,虽然温暖,但彼此都被刺得生疼,鲜血淋淋。于是,它们想了个办法,将距离稍微拉开一些,彼此都能从对方的体温上取暖,同时也不会伤害对方。
刺猬效应讲述的就是心理距离效应。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能适当地拉开一些距离,减少彼此之间因太近距离接触而产生的压力,但却依旧保持相互之间的“温暖”,那么将会生活得更好。
泛虑症患者尤其应该学会把握心理距离。他们往往因为无法适当地把握心理距离而引发各式各样的焦虑,如果能够给予适当的空间,那么多方面的焦虑感都会大大缓解。
3.黑暗效应
通常情况下,男女双方约会都会选在一个光线幽暗的环境下,这时双方的感情很容易迅速升温。这就是黑暗效应。
为什么在黑暗中人们反而会变得更加亲近?首先,这里的黑暗是有前提的,也就是说应排除危险因素,不会让人产生恐惧。一般来说,在光亮之下,人们很自然地会进入戒备状态,隐藏自己的弱点,调动感官对对方察言观色,根据情况来决定自己的表现。而在黑暗中,你们看不到彼此的表情,不需要察言观色或伪装,也就会自然放松下来。同时,在黑暗中,人会产生一定的脆弱感,对同处于黑暗中的同伴会更加信任和依赖。所以,在黑暗中往往会产生奇妙的感情。
泛虑症患者也可以尝试这种方法,当然,必须是在没有黑暗焦虑的情况下。你可以尝试在一个光线柔和、感到安全放松的环境下,和家人朋友进行交流,这可以适当地缓解焦虑感。
4.蝴蝶效应
如果亚马孙河流域中的一只蝴蝶扇动了它细小的翅膀,对周边的空气产生了微弱的气流,而这微弱的气流会对周围的空气产生一定影响,这样下去,最终便会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两周后,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则可能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就是指这种细微变化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对某些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的现象。这种影响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也可能无法评价其好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对一件事情的认知、感受、情绪、态度等有一些细微不同,那么就可能在日后引发行为的重大不同。
对泛虑症患者来说,一种细微的担忧都可能演变成一种巨大的焦虑。而一个细微的积极观念,则可能使人的状态得到改变,并且令焦虑的程度得到缓解。
5.空白效应
人都有很强的联想能力,空白效应就和这项能力有关。人在对事物进行感受时,如果感觉到不完整,也就是存在空白部分,那么就会不自觉地在脑中进行联想,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将这些空白填满,形成一部完整的“作品”。并且,联想出来的结果往往会让人印象深刻。
泛虑症患者对很多方面感到忧虑也和这种心理效应有关。他们往往在接触事物之后,遇到空白部分就自动展开不良的联想。而因为这种联想容易让人印象深刻,他们会不断地强化这种联想,最终屈服于这些不良联想之下。
要消除这种因空白效应而产生的不良联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空白。也就是说,泛虑症患者应该尝试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通过获取更多的信息、增加已知的既定事实来减少空白,压缩进行不良联想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