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人仰马翻。幸存之敌循着机关炮弹袭来的方向进行反击,恰恰把友邻部队的撤退之路给堵住了。遭到魏斯带队攻击的这支敌军搜索队,就此陷入到了中心开花、前后挨揍的境地,崩盘如期而至。一百多名士兵,只有三分之一倒在了战斗中,过半伤亡都是在溃散时发生的,最终得以脱身的十不存二。
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带队打了个漂亮的穿刺突击战,以少量伤亡拔掉了敌人的一颗“小牙”,魏斯随后停下来补充弹药,观察战场形势。面对游击先遣队的全线攻击,诺曼军队刚开始有些措手不及,但对于这种局面,他们也不是完全没有预料,小搜索队且战且退、大搜索队就地固防,便是一种合理的应对手段,而这种步调基本一致的反应,显然是指挥官们战前得到交代的。要想真正动摇敌人的战线,利用快速机动的战术包几个饺子,成建制地消灭敌人的一些部队,干掉这些小搜索队固然有些积极作用,但当前这一阶段,关键还是要打掉敌人的“大牙”——从敌人的大搜索队身上谋求区域性的突破。
于是,魏斯让传令兵赶往相邻的战斗分队,让他们朝东北方的敌人展开攻击,然后让自己所在的战斗分队利用迫击炮和缴获的敌军机关炮,往东南方向大约3000尺的位置持续倾泻火力。末了,他重新召集人手,组织了一支临时突击队,领着他们从两股敌军之间的空隙地带穿过,悄悄地绕到了准备重点打击的敌军大搜索队侧后,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便让突击手们往敌人隐蔽的位置甩一波雷。野外作战,诺曼士兵们来不及挖掘掩体,而是利用山林中的起伏地形进行战斗,天然的沟壑、洼地看似不错,但在某些特殊状况下,防护效果还是比散兵坑、堑壕等常规掩体差了很多,譬如匍匐在沟壑边沿的三五士兵,有可能被丢进沟壑的一颗菠米弹给掀翻出去,而在低洼处躲避枪弹的机关炮组,同样可能被对手一发****或单兵投掷的菠米弹给报销掉。
一波猛雷之后,前方硝烟弥漫,魏斯带队突进。就在这时,山林上方仿佛突然出现了人造太阳,刺眼的光亮驱散了黑暗,甚至透进了晨雾与硝烟,让人们的视觉一时间难以适应。魏斯连忙在一棵大树后面停住脚步,待眼睛适应了这种较为强烈的光感,他发现当这些光亮存续之时,山林中的可视距离增加到了六十尺左右。虽说从诺曼战舰上往下看,战场还是雾蒙蒙的一片,炮手们无法通过下方的朦胧人影分辨敌我,但是对于地面作战的诺曼士兵来说,六十尺的可视距离使他们有了更多的反应时间——若以极限速度进行冲刺,游击先遣队的战士们冲过这段距离需要两秒左右,如果敌人是在山丘上居高临下,或者双方隔着沟壑、洼地等障碍,时间还会更长。不仅如此,当对手从六十尺外投来一枚菠米弹,当可视距离极其糟糕的时候,诺曼士兵可能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现在,他们有了躲闪的机会,亦提高了反击的准确性。
魏斯仰头观察,这刺眼的光芒来自于若干光源。它们不断移动,而且光照并不稳定,显然是敌人的炮射照明弹发出的。从敌军巡防舰的弹药配置来看,天上那艘诺曼巡洋舰少说也有几百发照明弹,可以为战场提供一刻钟甚至更久的强光照射,从战术以及心理层面帮助他们的地面部队熬过这一段艰难的时刻,而溪谷营地的诺曼炮兵,估计也有这方面的储备。
战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处于被压制状态的诺曼部队火力骤增,密集的枪弹炮弹不仅让游击先遣队蒙受伤亡,亦让他们前进的阻力赫然提升。这个时候,魏斯根本来不及演算敌人这种撒照明弹的做法对晨雾因素有多大的抵消作用,他带着突击队到了敌人眼皮底下,要么继续突击,要么果断撤退,否则生机稍纵即逝,接下来便会被敌人困在这里直至遭到消灭。
迅速观察并判断形势,魏斯挥手道:“兄弟们,我们上,大家跟紧!”
他们起身向前,诺曼人已经意识到来自侧后的威胁,枪弹火力虽然还没有达到劈头盖脸的程度,但此时肯定不适合直线突击。魏斯结合地形条件,在这片林地里跑出了销魂的S型走位,带领这支精简的突击队来到了敌人跟前,他亲自出手,直接将菠米弹甩到了诺曼人的**手脚下,接二连三的爆炸,不仅毙伤多名诺曼官兵,更动摇了敌人这支搜索大队的阵脚,使得他们原本还算稳固的临时防区变得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