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边威海卫的中英冲突还没有安抚下来,那边胶州的青岛德租界又开始闹腾。
传令兵只是报告了胶州的动静,至于具体情况也只是吱吱唔唔的语焉不详,李希杰让他下去领赏去了。
看着李希杰殷切的眼神,余显也知道是自己的事逃不过去:“李大人自可放心,威海卫的英国人和胶澳的德国人由我去处理,只是袁大人(由王士珍传达)说济南离烟台路途遥远,我的办公经费由登莱青胶道出,不知兵备大人意下如何。”
袁世凯的意思是登莱青道道台李希杰虽然是与余显都是道员,但人家登莱青胶道道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加兵备衔,1862年(同治元年)兼任东海关监督,论官李希杰比余显他大,同时又握着余显的财源,正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余显以后肯定得受制于李希杰。
可是余显发现袁世凯没说具体每个月多少办公经费啊!作为一个励志从游戏中捞钱的普通玩家自然是能捞多少是多少,事先放下,先要钱!
李希杰也是半信半疑:“余大人你真有办法?”
余显自己心里也没底,毕竟只在德国商船上待过服务员,鬼知道这外交怎么弄,不过轮到要经费时肯定要表现的有把握些:“这个事情大人尽管放心,袁大人本就是国內少有的熟悉洋务的封疆大吏,选我自然是知道我的实力,我办事,你放心!”尽管余显自己也不知道成不成。
李希杰似乎有点信心:“余大人你要多少办公经费?”
余显一想满天要价嘛:“大人你也知道就要建道台衙门,经常与洋人交往,正所谓所交无小事,若是道台衙门修的差了,可有损我泱泱大国的颜面。”
李希杰也没耐心听不去:“余大人到底要多少钱?”
余显却也在想着该要多少钱,清末山东岁入白银1131.1699万两,岁出百银1052.9028万两。余显怎么也得多占点:“30万两官银修衙门。”按照清末汇率白银100两比大洋70块,大概是42万块大洋。
对面的李希杰立马怒了,但是又怕把余显吓走:“我朝圣祖皇帝下旨“永不加赋”,余大人,我这可是咬紧牙缝省不来的钱可没那么多!”
本来余显就准备坐地还价,一听这话,立马想到在火车上无聊看俞大练有关钱谷师爷的书籍,知道“永不加赋”的猫腻:清朝,康熙皇帝说永不加赋,就是说田赋的数目固定下来,以后不会再加了。咋一看这是仁政,可能康熙当初也是当作仁政办的,但国家到处都在用钱,尤其是乾隆的时候,总在打仗,他爷爷和老子攒下的家底,很快就到底了,但不加赋的祖制又不能违背,怎么办?就增加各种其他税的名目。崇文门的税收地位更加重要。北京光一个崇文门,一年收税高达90万两白银上下,这些巨额税收,大部分都进入了皇家私人口袋,管理这件事的官员都是满族人,从来没有汉人的份儿。
余显咳嗽了一声,同声脑子里组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