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事情到了这地步,李明生还能说什么,只好含糊地回答:“这样好、这样好。”
抚恤金的事情是谈妥了,却遇到了另一个难题:遗体怎么送回去?
张老师的儿子说:“村里到学校要翻一个大坡,路上都是冰凌茬子,车根本不敢走。我推着自行车过来,还摔了几个跟头呢。”
王学儒也觉得这确实是个问题。
按照当地的风俗,老人去世后的第三天是要合棺的。
再说,遗体放在学校也不是个事。
这场雪啊,你可下得真不是时候!
三人一时还真没有对策,就犯难了。
这时,一直守候在校长室外的王得贵推门走了进来,大声说:“王校长、李校长,张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我们班的同学一起把张老师送回去!”
说着,王得贵把手指向门外。
几人这才看见48班全体学生,都站在校长室门口。
只听见他们齐声喊道:“我们把张老师送回去!”
王学儒的眼睛就有些湿润了:“好,好,就这样,同学们,我们一起送张老师回家去!”
他说着,大手一挥。
就这样,1990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后,王通镇的街道上出现了令人动容的一幕:一支三四十人的队伍护送着张儒生张老师的灵柩,在白茫茫的雪地上缓慢前行。
队伍的最前方是张老师的儿子和儿媳,中间是在校长王学儒带领下的48班18名男生,他们或推或拉着一辆放置着棺材的小平车,平车的一侧张拉了一条白布,上书:张老师,我们想念您!平车的后面跟随着16名女生,她们一边走一边向空中抛散着纸钱。
他们走街穿巷,一路上历经打滑、溜车等各种突发状况,多名男生因摔倒而受伤。
但同学们没一人退缩,他们在王得贵的指挥下,下午三点时,有惊无险地把张老师的棺材,送到了15里开外的东张村。
在村口,等候多时的锣鼓队,把灵柩迎回了张老师的家里……
一切安排停当后,王学儒和王通中学48班的34名学生水也没有喝一口,又步行返回了学校。
回到学校时,已经过了晚饭时间,王学儒特意安排食堂的师傅,专门给48班学生做了一锅水煮白菜。
这是一锅与往日不太一样的水煮白菜:白肉片子特别多!
让王学儒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王通中学校长和学生护送优秀人民教师灵柩的事迹,便在全县流传开来。
还传得有鼻子有眼,说什么张儒生张老师几十年如一日敬敬业业,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最后累倒在了讲台上!
有人说,张儒生老师爱岗敬业,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般,还年年被评为优秀教师。
还有人说,昨天护送灵柩的队伍哭成了一大片……
这件事在整个县城成了一大新闻。
据说,还有一些乡民和张儒生以前教过的学生,主动去东张村吊唁张老师。
张老师的儿子这一回可真是挣足了面子,逢人便说王通中学校长和学生有情有义的好话。
教育局张局长还专门给王学儒打来电话,说:“这件事办得好!大力宣传了教育工作,提高了教师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使张老师的英灵得到了慰藉。教育局研究决定,奖励你王学儒500块!”
弄得校长王学儒哭笑不得,反复推辞说不能接受局里的奖励,这都是自己应该做的。
张局长说:“这是局里的决定,你说不要就不要啊?必须接受!”
无奈,王学儒只好答应了,不过他觉得这钱自己拿了也不合适,下个月就不用再扣老师们的工资了,全当这500块给张老师买棺材了。
又想着,既然这事变成好事了,就应该把戏做足。
于是在张儒生老师出殡的日子,王学儒又安排王得贵带领十几个同学,去给张老师抬了棺。
这个周末,薛峰回家后,父亲在饭桌上问他:“知道你们学校张儒生张老师的事吗?”
薛峰说:“知道啊,就是我们语文老师,还是我们给送回去的呢。”
父亲说:“是吗?张老师还教过我呢,这老头,书教得倒也一般,就是认真!张老师真得是死在讲台上了?“
薛峰说:”不是,是被烟迷的。“
父亲摇了摇头,说:”我就说嘛!“
薛峰无奈地笑了笑,心想:张老师虽然只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教师,但他确实是一名敬业的老教师,还教了父亲和自己两代人,去世后,享受一下生前享受不到的待遇,也不算为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