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于是,一出的“一见钟情”上演了。在墙头拉开了爱情的序幕,往往有一个美丽而怀春的女主人公站在了自家的墙头上。女子能站在墙头上,已经是很大的勇气了,过去有“房”的大户人家对女儿的家规甚严,规定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女儿们只在自己的闺房里做做女红、读读书经,实在闷得慌时,就和丫头做做游戏。终身大事更是由不得自己做主,听从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她们毕竟是青春少女,渴望能有自己的追求,在出不了门的情况下,墙头成为了解外界了解男人的最好地方。但这墙头我估计是这两种类型的,一为院墙,一为女儿墙。
院墙往往是高深的,因为它的功能是防盗防贼防火防水。要想立于这样的墙头,无疑一件是很困难的事,家丁都爬得上气不接下气,况乎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女子。搬个竹梯气喘吁吁地趴在墙头上,既不美观也不安全,要是有个恐高症,那往下看一定心惊肉跳,哪还有胆量等待着骑马的帅哥走过呀。因此,“墙头”指的定是女儿墙了。那女儿墙就是屋顶上方的那道矮墙,相当于现在的平台上的护栏。而住在雕梁画栋里的女儿,想要露脸,只有独上层楼了。居高而望,一片风景。一旦有个心思,那秋波闪烁的明眸就不再安分了。元代大剧作家关汉卿曾有诗云:“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春意两丝牵,秋水双波溜。”女子在高处,男子在低处,主动的一方往往是这居高临下的“掷果裙钗”了,打仗的胜者就经常在高处伏击。
足不出户的女子,除了自己的父亲和兄弟,对于外面的男人几乎见不到,如果能够看到,那也是偷窥来的,富贵人家的兄弟们有太多的花花公子,给了女子更多的不安全感,所以从这些女子的内心来说,她们极愿意嫁给穷书生,(当然范进那样的穷书生除外),但是,“门当户对”反映出古代男婚女嫁讲究的是门户相当,朱门与朱门联姻,柴扉与柴扉结亲,婚姻是以钱财、权势、功名、门第为前提条件的,例如中的崔老夫人在拒绝张生对崔莺莺的追求时提出的理由就是“崔相国府三代不招白衣女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反映出古代的婚嫁男女双方很少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必须由父母做主,媒人牵线,否则就是“私定终身”,“离经叛道”,结果往往是被棒打鸳鸯散,伯劳东去燕西飞;更有荒唐的是被“指腹为婚”,现在我们听来觉得这种事的发生荒唐可笑至极,但这个成语却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被“指腹为婚”者的悲苦血泪人生,未出娘胎即被指定婚嫁对象,无论女方是傻是痴,无论男方是盗是匪,必须结为夫妻,不得违抗婚约。
没见过男人的女子,对男人有一见钟情的感觉就不足为奇了。”
这虽然是长篇大论,不过,因为陈步云的音色不错,再加上姿态也很好,说起来,倒也不觉得让人不悦,除了陈伟之外,人人都竖起了耳朵听,而曾若琳的眼中明显也多了一些什么。
白悦苒更是高兴,笑呵呵的对陈步云说道:“陈大哥,你快说,快说,既然有首先,那么也就有其他的原因的!”看这个架势,就差没有上前拉住陈步云的手央求了,陈步云见状,微微一笑,心道,没有想到如画美人还是一个喜好读书的姑娘,这真是不错啊。
于是,陈步云便就越发的有兴致了起来,开口讲道:“第二点原因嘛,那就是爱情固有的lang漫魔力,偶然性促成了“一见钟情”的机缘。从爱情诞生的那天起,对年轻的男女就充满了魔力,“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古代少女爱情之梦,更加的诡异莫测,宋词元曲中女子的进攻,往往如愿以偿,差不多是百发百中。当然这些能够进入宋词元曲的女子也决不是一般的女子,往往知书达理、机智过人且花容月貌。于是,按照这些词家曲家的安排,墙头马上所演出的那一出出爱情喜剧,即使中间有些波折,最后的结果都是欢天喜地、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样的场景让很多文人墨客羡慕不已,也留下了很多名篇佳作。福建才子柳永在中表现的是与一位歌女的交往,“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酒容红嫩,歌喉清丽,百媚坐中生。墙头马上初相见,不准拟、凭多情。昨夜杯阑,洞房深处,特地快逢迎。”少年男女交往的起始就是“墙头马上”。
为什么人们对墙头马上这般情有独钟呢?应该是它的场景很是lang漫。一个足不出户的女子与lang迹天涯的男子之间是不会产生故事的,但设定了这样的场景后,就使故事有了合理性。女子在墙头可以大胆地展示和表达自己,遇见可心的人,那女儿墙最终不过是限制女儿们的一道护栏,一旦出嫁则如鸟出笼。
春秋宋玉有名篇,就有女子登墙窥人之说。到了宋朝,秦观的直接透露了宋词元曲和这个故事的联系:“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在秦观看来,词中的女子就是宋版的东家之子。宋词元曲的“墙头马上”,很自然让人想到了相关的人与事,诗与文,羡煞今人。
更多的“一见钟情”是偶然的机缘,载崔护本事云:“护举进士不第,清明独游都城南,得村居,花木丛萃。扣门久,有女子自门隙问之。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启关,以盂水至。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崔辞起,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径往寻之,门庭如故,而已扃锁之。因题‘去年今日此门中’诗于其左扉,後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邪?”曰:“是也。”又哭曰:“君杀吾女。”护惊起,莫知所答,老父曰:‘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年以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此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又特大哭。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矣。父大喜,遂以女归之。”
陈步云笑眯眯的讲完了之后,看向了众人,众人的表现各不一样……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