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成长和经历以及个人天生带有的气质来看,不是谁都能和另一个陌生人志趣相投或者合得来的,有些人从见面开始就不会对对方产生好感,有些人一见面就是相见恨晚。
所以,双方好的表现都会对这次交谈留下好的印象,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总之,会体现出积极向上的一面,反而,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人的不合常理或者没有注意到的东西,都会在不经意间触碰另一个人的敏感神经,而心理咨询,尤其是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更是容易产生矛盾激化和不良影响。
可以说,我对于这次的访谈抱有了很大的期待,经过第一次的咨询前的了解,对这个机构还是充满着满满的信心,因为很多人都选择了续约,一方面可能是情况真的挺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咨询和治疗才能更有效的解决的,另一方面,可能是这里的环境和氛围有助于学生在这里放松。
事实证明,是我错了,只所以有续约,是因为效率太低,来访者的情况没有在一定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解决,其次是这所高校的学生存在太多的心理问题(或许是跟心理有关的,笼统概括称之为心理问题)。
第三点专业不精通。
面对来访者,不管是处于怎样的状态,作为心理方面已经拿到相关证书的老师、医生也好,最忌讳的是向来访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比如,你了解抑郁吗?你怎样看待死亡?(这个问题,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比较说得通的问题,但是略显直接和敏感)你自杀吗?
(这就不用说了,典型的直击要害的问题,很有可能触发来访者的敏感点)你的问题很正常,就是情绪不稳定,都是小事儿。
(这句话从他的口中一出,我就已经了解到他的能力了,或许是我过于严格要求了吧,但是这样的结论和总结确实没有特别重视来访者问题的意思,反而是一种无所谓,你的问题在我看来都是小事儿,你就是书读的太少想的太多)。
就是这些看起来没有什么太大影响的东西,却在一点点的累积中拉低我对这次咨询的期待值,更是增添了没来由的失望。
整个交流过程中,我没有感受到对方对我个人情况的重视和了解,在他的言语和动作中透漏出的却是一种我在花时间做一些没用的事情的感觉,尤其是,当我陈述一些个人经历时,尽管他有表现出倾听的状态,却没有给我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感和认同感,更没有提出有效的建设性的意见。
我的理想咨询流程是先给来访者填写个人信息资料卡,进行对来访者的初步了解和信息掌握后,推断出来访者的某些特点,随之可以根据需要向来访者提供性格测试、能力测试、双商测试等多样化的、有助于心理咨询师从多方面对来访者有进一步的了解和熟知的参考指标。
尽管这些指标不是完全可靠,但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某些特点,更何况,见字如见人,通过合理想象和推断,先从一些方面对来访者进行整体框架的了解。
而不是依靠简单的两个人见一面聊聊天就对对方的情况下一个总结性的结论,这样不仅片面而且增加了对来访者了解的局限性。
最后,我对这次心理咨询不太满意的点有:
第一,信息落实不到位。填写表格内容时没有具体要求,也没有更多信息的参考性,只需要来访者预约即可,并没有预先准备资料,缺少资料准备环节。降低心理咨询的有效性。
第二,预约安排不合理。尽管情况分轻重缓急,但也要兼顾来访者的时间和意向选择。
第三,在已经约定好的情况下,确认来访者已经做好准备在规定时间到达,并且没有因为个人原因不能到达做出预先的告知时,不用反复提醒,反而会增加一种强制性。
在去接受咨询之前,我收到有关机构的来访电话,实际上就是催促我赶快提前到,为了做好提前的准备,这一点,我理解,但是我也在确认何时何地能够到达心理咨询做出时间保证和情况分析说明,却还要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时间催促,容易造成恐慌感,对心理咨询效果不佳。
有一点,我想明白,是心理咨询师与行政助理之间缺乏有效沟通?还是说作为高校的心理咨询师并没有特别把主动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问题看的重要?可以拿因为自己临时的事情当做借口对来访者进行口头说明,得到道德层面的理解和支持?
2020.11.25
我真的很无语,现在是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当心理咨询师了吗?
当我以为我的心理咨询会告一段落的时候,却换来了心理咨询被公开的消息,我不知道该怎么把这个消息给消化吸收掉,我以为,这只是关于我自己的事情,却不想在无意间惊动了学校领导。
但是我反复想了这个问题,极大程度上我真的感到自己是多么愚蠢,对这个自称是“二级学院”,自称证件齐全的所谓的“心理咨询师”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厌恶,从第一次接触,迟到半个小时来看,就没有真正的把对学生进行心理当作对自身专业程度检验的一个方式,也从未认认真真的把心理咨询这件事当作重要的事情来做,结果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我很困惑,这样的人是怎样称呼自己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呢?我至今对此保持深深的疑惑。
我不明白,现在的各种专业领域的证件怎么那么好拿到手呢?如果一个手里持有教师资格证的人是个杀人犯、强奸犯,我们怎么放心把教师这一伟大而光荣的职业交给这样的一个人呢?如果一个手里拿着心理咨询师证件的人,根本不懂得怎样更好的梳理学生心理问题、只会激怒和刺激心理略有问题学生的人,不会帮助需要的人走出困境,只会浪费时间,甚至是加快促进心理患病者结束自己的生命的冲动。
细思极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