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就不会有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这种事了!
所以,别在鼓吹什么读书无用论了,读书真的能改变人的命运。
当然,也许有一些根骨精奇的人,不在此列。比如韩少,比如老干妈,比如曹德往。
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高考还是一件很重要的一点事。
在孔孟之乡文风浓厚、思想保守的齐鲁地区就更是如此了。
毕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样的思想或多或少的还残存在齐鲁人民的心里。
齐鲁人民思想保守,所以不像其他地方的人那么会做生意。
浙商、粤商、闽商、晋商、徽商。。。唯独没有鲁商,从根上这个天赋基因就是空缺!
所以,你看后世胡润排行榜,排名前十的互联网、房地产大牛,一个齐鲁人没有。
排名前百强的也不过区区五个人。
理论上来说不应该,因为齐鲁经济在省份里是华国第三,也算是可以了。咋就,那么拿不出手呢?
归根结底就是思想保守这个原因,对互联网这种新兴事物,齐鲁大多数人思想上是保守的、怀疑的、排斥的。
因为他们觉得互联网这种东西是虚拟的,靠不住,泡沫成分太大,万一哪天金融危机,公司破产,留下的最多就是几台电脑。所以后知后觉,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走,能追的上才怪。
所以齐鲁的企业大多是实体企业,什么电网呀,钢铁呀,铝电呀,能源呀,轮胎呀等等等等。
当然,这种模式有利有弊,咱就不一一细说。
齐鲁好多人,还是存着考上大学,当个公务员,光宗耀祖啥的这种思想。
在加上齐鲁人多,人口九千多万,竞争压力就更大了。
所以前一段时间爆出的替考事件,我觉得不是个例。
怎么说呢,不算普遍,但也绝不罕见。
大家应该知道,各省考试的考卷有的不一样这个问题吧。
这其实很正常,在明朝刚开始开恩科考试时,五十二名中举的竟然全是南方考生,没有一个北方人。此事引起了一些北方士子们的不满,朱元璋下令翰林院张信重新阅卷,结果真的是实力问题。
北方当时受辽金元三朝荼毒,连饭都吃不上,周遭环境那么差,还有几个人想着读书的?考不过南方人很正常,但朱元璋毕竟刚从元人手里收复北方疆土,人心涣散,正是要用科举拉拢人心的时候。
于是朱元璋又搞了个所谓‘科场舞弊案’,将录取上的南方贡生全部罢免,尔后重新选了61个人,这次全是北方人。
尔后,吃一堑长一智的老朱就开始南北分榜考试。
国家地方试卷不同,估计也是这个原因。
现在的高考试卷基本上是分为:全国卷1、全国卷2、全国卷3,以及京、津、沪、浙、苏这几个省市自主命题的考卷。
其中,中东部考生用全国卷1,西北地区考生用全国卷2,西南地区考生用全国卷3。就使用范围而言,全国卷1最多,全国卷2次之,全国卷3最少。
至于原因,大概是因为,现阶段华国教育资源上的差异。
就目前华国教育资源而言,东部最优,中部次之,西部最差。
所以如果强行搞全国统一试卷,全国统一分数线,那么对中部和东部地区考生,特别是东部地区考生而言,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对西部地区考生就非常不利了。
所以这些年在高考制度的改革上,也能看出教育部的思路,就是把中东部地区的省区市视为一个整体,用同一张卷子;西部地区的省区市视为另一个整体,用另一张卷子。
而这,也大概算是另一种类的‘分榜考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