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宫观日渐增多,于是附于佛寺、道观的庙会也就逐渐兴盛了起来。
北魏时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动就是如此。
所谓“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
……
……
……
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迁都洛阳后,每年释迦牟尼诞日都要举行佛像出行大会。
佛像出行前夕,洛阳城内各寺院都将千余尊佛像送至景明寺,沿途宝盖幡幢,音乐百戏,诸般杂耍,非常热闹。
……
……
……
到唐宋时期,两教均达到了全盛时期,对社会产生了空前的影响。
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出现了,如圣诞庆典、坛醮斋戒、水陆道场等等。
其后,在宗教仪式上慢慢加了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出巡等等。
这样,不仅吸引了信众,更让其他非信徒愿意参观。
……
……
……
元朝以喇嘛教为国教,其他宗教均受到打压,佛道之间矛盾激化并引发辩论,行像之风开始衰落。
……
……
……
明代时期,许多庙会已经开始向市集的性质上转变。
大多数是游玩观光或购买商品,真正进行祭祀或拜谒的人并不多。
明代庙会有—重要的特点,就是“行会”或者称为“会馆”、“公所”的大量兴起,使庙会更加秩序化。
中原地区出现许多“山陕会馆”,他们敬祀关羽,立祠建庙,特别是建造戏楼等祭祀场所,使庙会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扩大化。
……
……
……
到了清代,庙会已经分为所谓的“多内涵型庙会”与“迎神赛会”。
前者在宗教、娱神的同时有游乐等活动,而后者则是把神像抬出庙外巡行,是没有集市但有表演的庙会,如北京妙峰山庙会。
同时,也有部分地方无庙有市而也称庙会,如北京著名的厂甸庙会,这些也统称之为庙会。
……
……
……
在庙会上,有不少民俗活动,诸如:摸石猴、窝风桥打金钱眼等。比如:在白云观庙门内的弧形石雕下方,有一石猴浮雕,老百姓认为摸一下石猴可以去病消灾、延年益寿,于是竞相触摸。窝风桥下的桥洞里吊着一枚大铜钱,铜钱孔中有一只小铜钟,上书“钟响兆福”四字,你若是能用手中的硬币投中铜钟,就能心想事成,这两项是庙会上最热闹的活动。
……
……
……
清末时期,广府庙会在传统元宵节期间,即农历正月十五至廿一举办,是传统的庙会。
……
……
……
庙会有的是一年一度,有的一个月内就有数天,会期除固定的,还有不定天数的。
比如清末民初的会期:每月逢九、十、一、二是隆福寺,逢三是土地庙,逢五、六是白塔寺,逢七、八是护国寺。
再加上正月初一开庙的东岳庙和大钟寺(一般开庙10天到半月),初二的财神庙,十七、十八的白云观,三月初三的蟠桃宫等等。
庙会的日期,在寺庙节日举行。
例如,相传药王孙思邈生于二月初二,耀县药王山便从此日起举行为期10天的庙会。
又如相传太上老君生于二月十五日,西岳大帝生于三月十八日、东岳大帝生于三月二十八日,各地的老君庙、西岳庙、东岳庙便分别在这些日子举行庙会。
第五十五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