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张松轻轻推动陶罐至他面前:“这东西,十多年前回云西老家时,它扔在亲戚家猪圈上面的烂木头堆上,幸好只有一人高。”右手举过头顶比画,“老母猪刚下一窝小猪,要便宜卖给我两只,本来不想要,见到它后,我说要两只可以,送我一样东西,稀里糊涂地就把这玩意给拐回来了。”
何青屏听得饶有兴趣,捧起它细赏:“这就是缘分,找人看过吗?”
“头几年出去时总带着它,别说有人要,连看的人都没有,谁也不懂这东西是什么,后来就一直扔那了,既然你选中它,正好让专家把把脉。”张松继续爱抚香炉和青花瓶。
何青屏仔细察看,它比那只青花瓶矮三分之一左右,像古代食用水容器,没准能架到火上烧开水,罐上无任何文字,颈部有斜纹相交,是唯一的修饰,罐身黑乎乎的像黑铁,满是发黄的斑痕,又似没有清理干净的黄土,圆圆的罐形像极《地道战》里的土制地雷,鼓肚两边向上引伸出两只把手,大弧度地弯曲后与罐口相连,把手中间均有一根筋骨,以加强把手的牢固,奇的是,瓶口为方形。
何青屏刚参加工作时曾在电钳班锻炼一段时间,偶尔跟老工人学习板金放样,按图纸要求把白铁皮或薄铁板割焊成各种形状的漏斗、连接件之类,而“天圆地方”的放样属较复杂的,一点不能差错,想那只是在平面上放样,难度已非常高,古人仅用双手能捏出这种形状的罐子,几乎是难以想象的,经验、智慧、技艺、创造力集于一身,汇聚于手,才会有此杰作。
他对年代一无所知,第一眼见到,觉得它属骨灰级的老家伙,到底有多老,只有专家知道。
他放下陶罐,与张松四目相对:“一点概念没有,只能听专家的。”不想渲染它的做工。
“至少这两件是对的,就等买家举牌吧。”张松起身,“拍吧,等忙完,再找位朋友出来坐坐。”
何青屏掏出手机,两人配合默契,十分钟后拍摄完成,又将它们一一送回柜里,待他锁柜门时,何青屏突然心生不舍,想再看看三件藏品,不知为何,总觉这是最后一次见到它们。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听张松讲述以往的收购见闻,有一次,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因好奇随盗墓贼到野外,被远处看守鱼塘的狗发现,二条狼狗突前,几个村民操着棍棒随后,一路掩杀过来,从来不知道自己竟跑得那么快,第一个翻上山梁,又第一个跳入溪沟,说幸亏水田密布,加上狗没经过训练,追着、追着就放弃了。
何青屏附和着他的故事,心里却从没离开那三个缘分,暗自承认他所说的“茶饭无味”,一点不夸张。
天擦黑,在清凌公园后门边的烧烤店前,张松要的却是汤锅,沸腾的汤里腊排骨香气扑鼻,惹得何青屏连咽口水,腊肉是他在申市期间想念的食物。
“拿件冰啤酒过来。”张松吩咐上配茶的小妹,用茶水涮过三只扎啤杯,“每个月都得来吃一二次。”
何青屏盯着蒸腾的热气:“你朋友呢?”
“他离这也不远,可能下班晚。”张松接过店主递来的酒瓶,“先喝着,不是外人。”
何青屏斜着杯子低头倒酒,听张松叫:“来了。”向人行道挥手。
何青屏见来人身材魁梧,臂弯里夹着一只黑色手包,平头,头发花白,目光犀利。
“冯运,来,给你介绍。”张松起身道,“这位姓何,何青屏。”
何青屏与冯运握手:“就等你了。”
“不用等,我们谁跟谁呀,他,我师傅。”冯运问张松,“又有好玩意了?”
“还收,等于作死,得琢磨怎么卖?”张松给冯运倒酒,一起碰杯喝掉半扎,边吃边说下午的事。
冯运不住拍手:“有创意!来,为缘分干一个。”不由分说,举杯咕嘟、咕嘟地一气喝干。
实在太冰,何青屏分三气喝掉,心想今晚别想好好回家了。
冯运分发香烟:“过瘾,正好周末,可劲喝,但不能醉,喝完,再去吼两嗓。”转身大喊,“再来两件冰的。”等酒拿来,又悄声对店主说,“哎,把那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