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写东西是一个思考的过程,重点不在于写,而在于想。不写,不会更清楚自己在想什么,想了,也很快就会忘记,写下来是对自己的了解和反省,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现在的问题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少,安排不合理,容易分心,常常忘事,缺乏计划,头绪杂乱。
我应该做一份每周陪伊伊的安排,包括去哪里玩儿,上什么课,看什么书,玩什么。这样不白费我每天的陪着她,也免的我又没有陪好她,又没管好自己。
还有我自己每周、每天的计划,包括做什么、学什么、写什么,现在这个样子每天太随心了。
离开学校已经六年,这个六年是记忆中最快的六年,进了社会,好像没有波澜,浑浑噩噩的混日子,太不应该了。
刚查出爸爸生病的时候,每天都生活在昏暗之中,还紧抓着一点点的希望不放,那个时候真正领悟到,人生除了生死,再无大事,相比这些让你无能为力的事情,那些努力可以达到的,都不是难事。活着一天,就好好的过一天,自己虽不是最幸运、最幸福的,但一定在有些人眼里是被羡慕的,就像我一度如此羡慕身边父母健康的同学朋友,觉得只要是家里没有人生病的,都比我幸福。
事实是,绝大多数的人,一定都有自己的不如意和烦恼,如果说最顺遂的人生是10分,那么大多数的我们应该都在5分或者6分,偶有人9分、10分,也有不少的人在2分、3分,我们总是盯着自己没有得到的那2、3分,忘了身后还有那么多羡慕我们的人。
不是说就不应该有追求了,而是保持希望、保持乐观,无论心情怎样,每一天都要继续。
我体会过那种无望的心情,两年之中先后得知奶奶的病情和爸爸的病情时。所以体会过黑暗的才更加的渴望光明,只要太阳照常升起,就没有理由不感谢又赐予自己的这一天。
想看的世界太多了,想做的事情也太多了,想带伊伊体会生命中、成长中的各种美好,看一幅画、听一首歌,观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
最感谢的还是我的孩子,有她才让我有这么多希望,愿意坚定相信生活美好。我不喜欢“孝顺”、不喜欢“报恩”,我不明白为什么这种传统让父母与子女间的距离拉的这么远,原本如此甜蜜的关系却像是一种责任与义务。我们之间应该是爱与陪伴,是孩子让你重温童年的美好,用她的纯真与可爱让你的生活重新焕发光彩,用她的成长给你带来幸福与慰藉,用她的青春伴你老去,而你当然不完美,甚至也不一定做的很好,不一定给她的更多,也不一定给她的更好,但孩子依然始终依赖你、信任你,而就因为你生下了她、养育了她,就认为自己有权力去要求她、去管教她,她就要感谢你、报答你么?
不过或许这些想法只存在于传统之中,至少,身边的朋友和我的想法都是一致的。可能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些主张是儒家的主张,不是母亲的心愿,男人主宰的社会当然没有人去考虑孩子对母亲到底意味着什么。所谓的“亲亲、尊尊”才是真的违反人性。
扯远了,可能是我对此确实太反感了吧。《大秦帝国》里,作者也是真爱秦国,不喜儒家,批判随处可见,倒是读的很畅快。还剩下一卷秦国的没落没有看,好像是自己心里不想去看。
有头没尾的一篇,去做正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