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坚持与重生——李德海从艺40年书画展,本周日在高新区创业园艺术区举办,望各位尊驾莅临参观,不吝赐教,李德海敬上!”
“贤哥”刚接完赵倩的电话,就收到这样一条短信,纳闷至极,从未举办过展览的李德海,倒是给别人办过不少画展、书法展,这还是头一次给自己举办展览,“贤哥”不由得心里重视起来,赶紧先打电话预定了花篮。
从小养成的早起习惯,就像哈尔·艾尔罗德在《早起的奇迹》中所提到的:“养成早起的习惯,你就是奇迹本身”。每天身体就像上好的发条,到点自然打开。“贤哥”早起,做好早饭,站在赵倩的穿衣镜前,前后左右欣赏了一遍重回18岁的身材。赵倩和两个孩子还都在熟睡,周末的懒觉是大人和孩子共同的期许。带上门,“贤哥”就悄悄出门了。
霜降后,立冬前的时节,天地就像两只手掌,早上的时候两掌合着,丝丝寒意就从指缝间灌进来,让人瑟缩着无法伸开,全是缩头弓腰的人们;中午时分两掌打开,太阳底下全是暧昧,照在身上,暖意无限挥洒,全身舒展,昂头挺胸。
周日的早上,路人的机动车相对较少,但依旧奔波的行人,非机动车,依然在街道上急急的走着、追着。到达目的地,停好车,“贤哥”很顺利的沿着导视牌便找到了展厅,红地毯从门口一直铺设到背景板前,夹道是密密匝匝的花篮,他不忘快速在众多花篮里寻找自己的名字,虽然是俗套,但礼节不能没有。可是没找见写有自己名字的花篮,摸摸兜里的手机,想找个僻静的地方问下花店。
展厅门口,李德海的关门弟子小杨走出来,刚巧看见他,便迎上来,自是寒暄一番,就引领“贤哥”进了展厅。这个展厅对“贤哥”来说,自是熟悉,每段墙上可以挂多少张四尺、六尺,最多可以容纳多少人,他比熟悉自己的手指头还熟悉这里。主席台的背景板上,印制的喷绘布撕拉的平整光滑,中式边框设计,中间部位是李德海的手写体,分了三行:第一行是行云流水的行楷大字:坚持与重生;第二行是宽博厚重的汉隶,字形略小于第一行:李德海从艺40年书画;还有第三行字体与第二行同款,字形更小,仔细看写着:献给青年企业家刘圭贤;“圭”字下明显有个补丁,隐约可见下方的“贵”字;再下面便是展出时间,主办单位等等信息。
终于在主席台两侧找到了有自己名字的花篮,两边各一个,都是他送的,“贤哥”看完精心布置,特意安排,略有感动。本想来早点,可以干点布展之类的活,进来扫视了下,基本已准备完备。展厅暂时除过展厅工作人员和李德海的几个学生,在画作前调正位置。小杨也过去帮忙了,就剩他自己,感觉有些尴尬。便顺着走道进去,单独安静地欣赏下李德海的画作,第一部分大多都是行楷书法作品,浑然大气,雄浑有力;中间是写意山水画,静幽之美,淡然之极;最后是小品,或书法扇面,或斗方,或人物,精巧灵动,意境空灵;结尾是一幅草书,洋洋洒洒,酣畅淋漓——“贤哥”感觉到这番布置好像和李德海的从艺经历,心路历程甚是相似,由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到心怀万物,禅意人生,让他不由得心生敬仰之情。
迂回到展厅门口,小杨和其他几个学生,已经站在签到台,引导来宾签到,并为嘉宾带上胸花。展厅里人骤然就多起来,“贤哥”本想退到角落,心里上不愿去刻意逢迎,但还是有几个相识的书法家和画家,把他从墙角喊出来,他便不好意思地走到主席台前的人群里,和几位老师一一握手,谦卑地站在满头银发,或胡须斑白的大家面前,寒暄絮叨。小杨突然跑过来,说:贤哥,找了你好大一会了,这是李老师让特意给你留的!说着便把一个红色的印有“嘉宾”两字的胸花递给他,看他扭捏着,拿在手里犹豫不决;小杨就拿过来,干脆给他直接戴上。几个老师就笑着说:贵贤,戴着,你今天才是主角,李老师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贤哥”听完,双手合十,向各位老师一一行礼。
李德海出现了,他从二楼的休息室出来,和张雪梅走下楼梯,“贤哥”远远望见,忙走向楼梯。一年多不见,半长的头发已经全白,特意额向后梳去,露出宽厚的额头;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步履矫健;一身僧袍,手上把玩着一串黝黑发亮的佛珠,更是仙风道骨。李德海看见“贤哥”,满含热泪走向他,双手抓住他的手,又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激动地说:凤凰浴火获重生!说完,就重重地在他肩上拍了两下。张雪梅站在身后一直冲他笑着,依然还是风韵犹存。
李德海拉着“贤哥”走向主席台,主持人便开始致辞,一番感谢后,邀请李德海老师登台,他便松开“贤哥”,又拍了下他肩膀,走上台。张雪梅便悄悄站在“贤哥”旁边,凑近耳朵跟前低声说:看着不错,回到18岁了!“贤哥”假惺惺地对她挤着笑——李德海拿起话筒,礼貌性地感谢了下各位嘉宾,声如洪钟,铿锵有力。说话间“贤哥”听出来,这次展览确实正如他所料,是他40年的从艺历程,交上分满意答卷。
最后他说道:这次展览更重要的是献给我的忘年交朋友——刘贵贤,这次画展的主题“坚持与重生”也是我送给他的人生寄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坚持与重生里不断获得新生,而在此过程学会享受内心的平静,学会激发思想的高潮;就像当年我无意中看到他写的文案里提到的:“终日错错碎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效仿古人,暂时摈弃胸怀寰宇,足跨南北,征战四海领域的雄心壮志,用山的仁定,俯瞰人生;以水的韵致,机缘生命……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贤哥”,有给他和李德海鼓掌的,有朝他竖起大拇指的,让他不由得热泪盈眶,张雪梅躲在身后,轻轻拍了下他的背;午后的暖阳,透过树叶的隙缝,穿过橱窗,记忆在光斑里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