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如意还是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
直到如意的身影汇入山林之中,谢蕴才侧头看了一眼,她便是想追究报仇,也不会选在这种时候。
再者——
兵祸之下,安然者,又有几人?
再通过望远镜看向山下那片笼罩在晨起炊烟中的营地,谢蕴也确定了一件事,红玉主仆俩没骗她——这支秦胡兵的人数不对。
按照张清所说,这支回返的秦胡兵,除去战中折损,还有分散出去的,如今进入青州的至少两万人。
这一点,谢蕴也已经从宁令君和齐缨那里分别得到过证实。
山下的秦胡大营里,帐篷并不少,根据‘普通士兵十人一帐篷、下级军官五人一帐篷、中高级军官一人一帐篷’的安营习惯来估算,的确该有近两万人,然而,亲眼看到那些秦胡兵埋锅造饭,谢蕴逐一清点灶数,很快就发现——秦胡今早做的朝食,只够五千人食用!
五千人,跟两万人比起来,整整少了一万五。
这年头的粮食珍贵。
帐篷可以多搭用于迷惑敌人,饭是绝对不可能多煮的。
那一万多人更不可能躲在帐篷里吃干粮。
若是假装离营给平昌县内的北海郡郡兵设伏,不至于出走三日。
这些游牧民族素来以强者为尊,主打一个不服干就完事,论隐忍蛰伏的心性,远不及汉人,想让他们乖乖躲在山间喂三天虫蛇,难度不亚于说服国足原地解散。
当然,也存在小概率事件。
譬如这支秦胡兵拥有一个可以力排众议却不被打死的领头人。
又或者——
他们得到了一个足智多谋的军师。
可据她对大邺秦胡的了解,虽是胡人与汉人杂居通婚生下的后代,因为常年身处边塞,土地不适合耕种,依旧过着近似游牧的生活,如此一来,秦胡这个群体就分化出了不少部落,偏偏他们又依附于大邺,接受大邺的统治和军事调遣,不像匈奴鲜卑人是彻彻底底的狄戎,这样的大背景下,很难诞生出一位可以压制住各部的大单于。
至于军师。
谢蕴蹲在树后观察了两个时辰,汉人谋士没找着,倒是围观了上千起随地大小便的不文明事件。
也是这一点,让谢蕴排除掉秦胡大营中有军师的猜测。
这支秦胡兵但凡有个谋士,早就下令在营地下风口挖长沟作为茅坑,而非让整个营地演变成地雷区。
谢蕴自然也看出来,留在牛阳沟的秦胡没有任何拔营迹象。
他们一定在等那一万五千骑回来。
那些秦胡骑兵的去向,无外乎一个可能——到别处掳劫钱粮。
在岷县时,谢蕴有向张清借过那张青州的舆图。
若他们准备走北海郡绕回北地,那么,就不会再如来时经过赤霞关,为了确保自己采购的年货可以送至每位亲朋好友手上,多跑几个进货点,无疑符合这些秦胡干完一票再干一票的行事作风。
谢蕴也喜欢进货。
所以——
冬阳当空照的时候,她站在了秦胡大营前。
当纤细的脖子被弯刀架住,谢蕴未曾后退半步,只拽了拽身前系着的包袱布条,一边回答: “我是附近的良民,来给大人送山里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