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公每次看到远方的亲人回来了都很高兴。他更高兴的是我们家又添了一个家族儿种。重男轻女观念在公公脑海里一直改不了。每年几弟兄回老家前,公公婆婆都要提前做清洁卫生,家里里里外外大扫除,把铺盖被褥拿出来铺好,把蚊帐洗干净。等我们回家后,除夕那天大哥大嫂一家也回来,打工的二哥之前也早回来和二嫂团聚了,四弟在1997年之前一直住家里。除夕那天全家人一个不少地团聚。公公婆婆高高兴兴从早到晚忙碌。公公上街割肉打酒买鱼买猪肝(他最热衷于炒猪肝,也喜欢拌凉菜),婆婆在家清洗腊肉香肠,二哥杀鸡杀鱼。中午弄一顿非常丰盛的年饭。大家在饭桌上相互敬酒喝酒聊天叙旧,其乐融融。唉,可惜现在公公婆婆都不在了,几弟兄即使团聚,也无法重现当初的温馨场景了。除夕之后,我们也跟着公公婆婆四处亲戚那里走动拜年,也去大哥家玩。总共在老家呆不到10天就回来。这一走又要下一年才能见面,每次都是公公婆婆送我们上汽车,他们才回去。
当年我每年回先生老家吃饭,我最不适应的是,先生老家亲人不吃辣。他们的口味不爱吃辣,爱吃咸!比如我们这边喜欢吃二荆条辣椒做煎辣椒吃,做熟油辣椒面拌菜吃,做豆瓣吃。他们那边的辣椒品种不一样,他们从来不吃煎辣椒,也不吃熟油辣椒。只是自己做辣椒酱用于炒菜吃面拌菜等。
公公的刀工非常好,他切的菜丝很细就像机器切的一样。他们拌的菜不辣,他们吃炖公鸡母鸡,从来不吃凉拌鸡肉。他们做的菜偏咸。记得九十年代有一年在二嫂家吃过一顿饭,满桌菜我都吃不下,咸死。
他们的腊肉要熏,香肠也熏,不像我们这边只熏腊肉,香肠是晒干而红亮亮的。他们的香肠被熏成黑乎乎的,里面加很多陈皮,味道怪怪的。而腊肉又肥死人。因为他们喂的玉米粮食猪,不喂饲料还喂得久,猪都肥。我知道有一年我公公家的猪享年14个月,体重300多斤才杀。每年他们杀的猪,把猪油和最肥的肉拿来熬油,熬几十斤猪油吃一年,平时很少吃菜油。与我们习惯相反。我们这边猪普遍喂的时间短,九十年代开始喂饲料。平时我们都吃菜油,少吃猪油。有个风俗也是反的,他们山区人感冒忌吃菜油。我们平原人感冒忌吃猪油。猪油在山区消费量大,就很贵。不像我们这边的猪油不好卖,大家都怕吃了长胖。
他们那里的萝卜又大又红,品种与我们平原不一样。南瓜多得到处滚,几乎都不绵不甜。他们的鸡也长得和我们平原鸡不同。鸭子和鹅因为都是白色为主,倒还区别不大。还有一个区别是,我婆婆经常砍萝卜南瓜煮熟喂猪和鸡鸭。在我们老家这些都是人吃的菜。婆婆经常用玉米喂猪和鸡鸭。我们老家几乎没玉米,都用大米和小麦粉喂猪。婆婆那里家家栽很多青菜,他们用大量青菜叶子做盐菜,用青菜梗泡泡菜。盐菜以前在他们那里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前每家娃娃读书住校,周末都从家里背盐菜去学校,平时三餐在学校顿用盐菜做菜,晚上饿了吃盐菜充饥。我老公当年读书吃了不少盐菜。据说以前遇到红白喜事坐锅堂。队上姑娘媳妇晚上坐在一起唱山歌,唱得好的女的被奖励吃盐菜。
公婆那里饮食习惯也不同,他们那里水稻栽种少,平时喜欢吃面。每天早晚吃面,中午吃饭。每家人每年还去附近小作坊做几十把大把子挂面备用。过年家家推豆腐,吃青菜,吃炒萝卜丝丝,要是没有腊肉香肠配着吃,真的有点痨人。
他们喜欢初一吃元宝,炸粑粑,元宝相当于巨型汤圆,丢油锅炸出来的粑粑也是巨无霸。他们平时喜欢包很多皮蛋放家里常吃。他们端午节喜欢包白粽子蘸白糖吃,从来不包椒盐粽子吃。
总之我在老家尽量适应吃饭,好在我也不挑食。我也一年年长得圆滚滚的,除了我儿子依然瘦猴一样。和我走在一起,反差很大。儿子对他的爷爷奶奶只是过年见一面,呆几天。他确实也无法和爷爷奶奶产生更深厚的感情。